在日前結束的2014年省政協學習會上,委員和專家建言——
  今年初,全國政協對推進政協履職能力現代化建設作出部署。在8月中旬結束的2014年省政協學習會上,也把“推進政協履職能力現代化”作為年度學習會的主題。
  在3天的學習中,會場內外的委員和專家聚焦主題展開熱烈討論。不少人認為,在新的歷史時期,要提升政協工作質效以適應改革發展的新要求新任務,必須以履職能力現代化建設為核心,深入推進委員能力素質、政協工作機制和履職方法手段“現代化”。
  □本報記者 鐘振宇
  隊伍建設現代化:
  嚴把入口優結構 註重培訓強能力
  政協工作的主體是委員,政協履職能力現代化首先離不開人的現代化。“一定要嚴把委員‘入口關’。”瀘州市政協主席喻雙建議,在委員協商產生的過程中,政協應深度介入並處於審核把關的主導地位,變被動“接兵”為自主“招兵”,從而根據政協工作需要,真正把專業水平高、問政能力強、參政興趣濃,具有強烈榮譽感和責任心的人吸收到委員隊伍中來,確保委員隊伍的整體素質。
  2013年初,十一屆省政協換屆新產生了一批年富力強的委員,平均年齡為48.6歲,比上一屆下降0.3歲;隊伍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相關的科研骨幹人員和專家學者數量有所增加。本屆省政協委員中,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達56.9%,具有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達35.2%,省政協委員隊伍的學歷結構得到優化。
  要發揮委員在“政協工作中的主體作用”,還應著眼提升履職能力,大力加強委員培訓。十一屆省政協在今年5月初完成近900名省政協委員的輪訓工作,在省政協的帶動下,我省市、縣政協組織的委員培訓工作也深入開展。
  針對委員們對培訓範圍窄、頻次低和內容單一等問題,與會人士建議努力通過加大力度舉行常委會專題講座、政協論壇、界別學習等活動,不斷擴大範圍、提升頻次、優選內容,努力使委員培訓緊貼時代脈搏、緊接政協履職。
  制度機制現代化:
  搭建平臺促激勵 動態管理緊約束
  “我過去撰寫的一件提案獲得政協獎勵,但所反映的問題卻長期不能得到解決,提案再優秀卻無實際意義。”王建等委員說。採訪中,部分委員認為,當前各級黨委政府愈加重視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但共識需要長效機制予以固化,避免主觀變動導致工作波動反覆,影響協商效果和委員履職熱情。“今年,省政協按照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統一安排,對協商民主改革進行分類研究,形成專項改革方案,已提交待審議。”省政協研究室負責人指出,協商民主發展到現階段,需要頂層設計,同樣需要基層實踐創新推動。目前,我省一些地方政協在開展界別協商、專題協商、對口協商、提案辦理協商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履職平臺進一步形成和豐富,委員履職熱情被大大激發。
  引導委員發揮作用,需要現代管理方法“兩手抓”,一方面通過完善協商民主搭建舞臺激發正能量,一方面對於委員管理工作要有一定的制度約束。李樹海等委員認為,委員管理工作之所以成為各級政協最難突破的瓶頸,主要因為政協組織對委員“進出”沒有話語權,缺乏直接有效的約束力和強制性,要扭轉這種局面,必須從委員日常履職考核管理等方面,大膽突破傳統模式,改進工作方法。
  針對委員產生、退出機制不健全,巴中市巴州區政協探索委員產生管理退出機制。換屆以來,有3名委員因履職不合格被撤銷資格。
  履職手段現代化:
  深度融合信息化 緊貼地氣提質效
  “自動發送短信,告知委員提案已被簽收”、“委員若對辦理選擇‘不滿意’,提案將被系統自動退回承辦單位繼續辦理”、“即時提醒辦理工作剩餘時限”……8月下旬,記者走進省政協提案處,工作人員正在電腦上的提案信息化管理系統跟蹤提案辦理情況。“往年這個時候,電話響個不停,委員們都在咨詢自己年初提案辦理得怎麼樣。”省政協工作人員說,今年2月,省政協啟用提案信息化管理系統。此外,還將開通官方網絡平臺,為委員參政議政提供更多素材,定期收集社情民意,及時向委員反饋信息採用情況。“在網上獲取民意成為捷徑。”駐川全國政協委員施傑開通個人微博,和網友交流各類法律話題。今年初,一名殘疾網友向他傾訴了期盼單眼駕駛合法化的想法,“我深入論證後,覺得這個意見可行,隨即就準備了提案。”“並非每個委員都具備信息化意識,這是亟待加強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提案信息化管理系統開通後,一些委員還習慣傳統的點對點提交紙質提案,對於在內網上曬提案也不適應,操作不熟練,更談不上在外網上和群眾互動。
  劉雲春委員認為,委員們應與時俱進、加強學習,敢於和善於借力新媒體,讓履職更“接地氣”,提升政協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群眾基礎、參與度、影響力。
  (原標題:提升履職質效 要牽住“現代化”牛鼻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t87xtcm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